陈杰教授:咦,小楚,你消息怎么那么灵通?我的榴莲研究有重大突破的事情你都知道,谁泄的密?快从实招来。
拿着手机的楚芃麦愣住了,他说的其实是他的两款草莓红女王和白女王,不是榴莲来着。
不过榴莲培育有了进展,他作为投资人之一,高低得去看看,顺便把红女王小红也带过去,问问它和榴莲能不能跨物种沟通。
阳光明媚的一天。
楚芃麦坐在郑云崖的越野车上,手捧花盆,背椅上搭着一只比格犬,驶向通往布朗族村寨的路。
一路上,车子里都吵吵闹闹。
手机里播放着精品课讲解:“……园和艺这两个字。《辞源》中说‘植蔬果花木之地,而有藩者’为‘园’。论语中称‘学问技术皆谓之艺’……”
背后则传来狗子听到风吹草动,发出的中气十足的“werwerwer”声。
前面还有楚芃麦喋喋不休地嚷嚷声:“比奇,你不要乱叫,打扰我和小红学习,小红可是要考大学的草莓。小红,你说是不是?”
“比奇,闭嘴!你知道大学有多难考吗?论文有多难写吗?”
“哇,刚刚路边有一群羊跑过去了!长得好可爱,就是拉了一地的屎……”
“比奇,我听得有点想睡觉,快把你的耳朵给我摸摸,醒醒脑。”
“小红,这段你听懂没有?我们再回看一遍好不好?”
面无表情开车的郑云崖,目不斜视地想:嗯,他的男朋友是名副其实的童话小公主了,不仅能和动物说话,还能和植物说话……
来到熟悉的转弯处,越野车从平坦的柏油公路转向已经大变样曾是黄泥路的水泥路。顺着这条水泥路走就能抵达他们农场筹建的农业实验室。
一眼望去便是,宽敞、明亮,极富设计感的实验楼,榴莲树整齐排列的露天试验田,极为高大且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和来来往往的寨民和陈杰教授的学生们。
陈杰教授正在大棚里和学生们说话,见楚芃麦一行人到了,带着一种炫耀的心情带他们去看自己的新成果。
那是几排还未完全长大的嫁接小树苗。
“上一代的抗病榴莲,也就是你带去东南亚比赛的品种我已经注册成功,命名猫猫头一号。新一代也出现了极具培育价值的品种,嫁接苗已经在南岛、沿海和华中一带开展大田实验……如果成功,将命名为猫猫头二号……”
楚芃麦听得出神。这样的话,他们就有三个自行研发的榴莲品种了,还真能达到许可证的申请要求。
第一款是猫猫头榴莲,产量高,味道好,是榴莲大赛的冠军品种,但种植要求也高对温度敏感,只能在热带地区种植。
第二款是猫猫头一号,矮化后树高有限,产量也相对有限,但能实现大棚种植,属于高配版的金枕榴莲,味道清甜、质感外硬内软。
第三款是猫猫头二号,和猫猫头一号有着相同的缺点和优点,只是味道上略有不同,有冠军猫猫头的基因,味道浓郁,口感像冰淇淋一样丝滑。
想到他们农场将在全国各地筹备的育种基地,楚芃麦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教授,可以再往北种一些!我们在东北大棚也进行试种,怎么样?”
陈杰教授非常心动,他也隐约感觉到新一批的榴莲在耐寒方面的潜力或许会超出自己的预料。
“那就试试。我安排两个学生过去,做详细数据记录,再整理出一份东北榴莲种植指导手册。”
“指导手册?那是什么?”楚芃麦有一瞬间的困惑。
陈杰教授叹了口气:“我们以前也是在这方面吃了大亏的。等到推广的时候,你就会知道推广种植的难度不亚于培育,不是农民保守,是他们怕了。”
“以前的老品种,都是大家会种且种了好些年头,确认不会出问题的品种。新品种就意味着新种法,若是稍有差池就有可能血本无归。”
“所以新品种作物不是培育成功就能了事,我们还得教会他们该怎么种,且种得更好。”
说着,陈杰教授忽然笑了起来,打趣地说:“小楚,你的草莓要是研发成功,在各地试种的时候,也要总结一份指导手册才是。”
楚芃麦:…………
陈杰教授有学生可以使唤,他呢?难道只能靠他自己……
他低下头,看向花盆里的草莓精小红:小红,你一定要争气考上研究生啊!
参观完实验室和榴莲培育基地,楚芃麦在临走前忽然想起一件事,顺便转告给陈杰教授:“教授,我们农场的餐厅就要在泼水节正式开业了。”
“在那之前会有一场试营业,你可以来尝尝菜色,给我们提一些建议。”
陈杰教授笑眯眯地说:“我到时候一定来。对了,小楚你的论文怎么样了,有需要我可以指点一二……”
啊啊啊,又是论文!楚芃麦拖着郑云崖就往车里躲,他现在听到这两个字就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