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你拿没拆封的吧。”崔小理乐呵呵的将收款码往前推了推,拿出一盒未拆封的鱼竿,又从柜台底下拿出一套鱼线。“再送你一套7米2的线,质量和我家的竿子一样好,放心钓。”“行。”抱着好看的包装,这人乐呵呵的,又撺掇旁边的同伴道:“来一根哎,这鱼竿确实好,又轻又直又硬,中午你没在那,没看到,那么细的鱼竿,二十多斤的大青鱼都干上来了。”同伴纠结了一会儿,还是摇头说道:“我还是算了吧,家里边都五六根了。”“你那些也能用?算了,明天给你试试就知道了,老板,我再拿一袋螺肉啊。”“行,那个20块。”“嗯,转过去了。”没想到突然卖出去了一根400块的手竿,让崔小理颇为惊喜。听那人说话,似乎是中午的出租车老哥用新鱼竿钓上了一条大鱼?果然没有去跑车嘛。没想到还让崔小理来个意外之喜,感谢出租车老哥。更让崔小理惊喜的是,到了晚上关门的时候,又有两波人走进了店里。都是鱼塘那边,看出租车老哥钓鱼,被他的鱼竿给吸引来的。一共卖了三根,买的都是200价位的5米4手竿。又赚600块,让崔小理笑开了花,特意推迟了一个小时的关门时间。最近是农忙的时间,水稻的秧苗已经长好了,开始往大块地里面栽。崔小理家里也有地,不多,就五亩。不过他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就没种,承包给了邻居崔霖。一亩地一年800,一共4000块,早就给他了,当时让他投进了店里。可能是都在农忙的原因,崔小理这两天的生意开始差了起来。倒是有人来问有没有地笼卖,用来抓稻田里的泥鳅和黄鳝。不过他店里没有这些东西卖,就将他们引荐去了镇上的五金杂货店,那家有笼子和丝网这些东西卖。趁着没人的空挡,崔小理在店里拿着纸笔写写画画,不时的又拿出一个未拆封的包装盒比比划划。正好快餐店的老板娘来了,见他这模样,好奇问道:“小老板,你干嘛呢?”崔小理将东西放下,接过了饭盒,笑着说道:“我想打两个墙柜的,用来放这些东西,又省地方又好看。”其实别人的渔具店都有这种墙柜,只不过崔小理当初预算不够,就没弄。除了货架上的几排样品,未拆封的鱼竿只能堆放在吧台后的地上。现在生意走上正轨了,崔小理手里也有了不少钱,就打算将该有的配置装上。老板娘“哦~”了一声,说道:“要不要给你介绍个人,我家店里的装修就是他做的。”“贵不?手艺怎么样?”“还行吧,没多贵,要不我给你问问?”“行。”老板娘是个热心肠的人,当即就掏出了电话打了起来。“喂,三舅啊,给你介绍个活,我一个弟弟的,渔具店,要做两个柜子,就是那种,我让他跟你说吧。”老板娘将电话递了过来:“我说不清,你来说。”崔小理接过电话,和电话那头的三舅说了一会儿,才挂断了电话,把手机递还给了老板娘。“怎么样?”“他说等下过来看看,是你三舅啊。”“远房的,沾一点关系,你不用管我啊,要是合适就做,不合适就算,他也不会给我回扣的。”“呵呵,行呢,来,请你吃香蕉。”崔小理弯腰从柜台下面的一把香蕉上揪了一个,递给了老板娘。下午,老板娘他三舅来了,一身蓝色工装,背着个工具包的中年人。一见面,就热情的递了根烟上来:“小老板年少有为啊,我听我家亲戚说了,放心,价格和质量这块绝对让你满意。”“那就行,进来看看吧。”“嗯。”进到店里,崔小理带着他在店里看了看,又拿着包装盒在墙上比划了一阵,说出自己的需求。木工师傅姓刘,暂且就叫他木工刘吧。矶钓木工刘点了点头:“放心,我之前也给别的渔具店打过柜子,有经验,我来量量尺寸先。”“行,你忙你的。”木工刘一阵忙活,将尺寸记录了下来。然后当即从工具包中拿出尺子和纸笔,当场就画了个平面图纸出来。不愧是专业的,这图纸画的有模有样。崔小理又在图纸上提了几个需求,木工刘“唰唰”几笔就给添了上去。图纸崔小理看的还是比较满意的,接下来就到了谈价格的时候了。两人坐了下来,一通扯皮,又是熟人介绍,又是不赚钱交个朋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