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率突破40临界值。"许慎之的全息影像从巴别塔形主屏降下,他手中平板显示着正在崩溃的全球灵网拓扑结构,"慕尼黑研究所传来急电,欧洲灵网节点出现青铜器纹样的量子病毒。"巫姜的手指在全息沙盘上划出秦岭山脉走向,地磁数据曲线与灵网波动频率完美重合。她转身看向中科院团队,那群白发院士正围着青铜神树残件忙碌——这件从国家博物馆紧急调运的文物被接入了量子纠缠发生器,枝干上的雷纹正随着数据流明灭。"张院士,发生器能承受多大强度的巫族基因共振?"巫姜按住心口蔓延的青铜纹路,那里传来的刺痛感与神树残件的共鸣频率同步攀升。"理论极限是秦始皇陵地宫磁场的三百倍"老院士的镜片反射着仪器红光,"但如果超过临界值,可能会引发"东侧墙体突然转为血红,东海监测站的实时画面切入主屏:幽蓝的海底深渊中,十二条跨太平洋光缆正扭结成青铜巨树形态。电缆外皮皲裂处渗出暗金色液体,在声呐成像中勾勒出甲骨文的轮廓。王硕的轩辕剑突然自动出鞘三寸,剑柄镶嵌的传国玉玺碎片与海底传来的低频声波共振,竟在指挥中心内激荡出《韶》乐的古老旋律。"不是烛九阴。"巫姜将三枚良渚玉琮摆成品字形,琮体表面的神人兽面纹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归墟深处,九根刻满卦象的青铜柱正在吞噬数据流,"是沉没的巫咸国祭坛被灵网唤醒了。"她解开中山装第二粒盘扣,心口皮肤下的青铜纹路已蔓延成精密的水系图,与指挥中心的全息沙盘上的长江黄河走向完全一致。许慎之突然调出质子扫描影像,归墟海底的青铜柱表面浮现出与巫姜生物芯片同源的量子编码:"这些柱子在复制你的基因链!""申请调用天眼系统最高权限。"巫姜将玉琮按在控制台接口,"我要归墟海底的强子对撞扫描层析图。"南海舰队指挥舰的甲板上,十二台量子计算机组成的河图矩阵正在暴雨中轰鸣。巫姜的短发被咸涩海风扯乱,防弹面罩上密布着雨珠。她面前矗立着长达二十米的"补天"运载器——这是用东风-41洲际导弹改造的特殊载具,弹头部位嵌套着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太阳轮,轮面阳燧纹路里嵌入了中科院最新研发的碳纳米管电路。"坐标锁定完毕!"海军少将的声音混在雷霆中,"但巫顾问,用战略导弹投送文物是否"他的质疑被海底炸响的闷雷打断。归墟漩涡突然扩张成直径三公里的黑洞,九根青铜柱破水而出,柱面甲骨文在暴雨中闪烁,每道笔画都在虹吸太平洋上空的数据流。南宫曜踉跄着从舰桥冲来,手中捧着经政治局特批启封的黄金权杖,他西装前襟被青铜神树残件割破,露出心口尚未愈合的相柳之战伤疤。"光裔族保管的日晷权杖。"他将这件国宝平举过眉,仪态仍保持着上古神族后裔的恭谨,"父亲临终前说过,此物当随巫族正统出征。"巫姜接过权杖的瞬间,杖顶的太阳神鸟双目突然点亮。她将权杖插入导弹顶端的卡槽,十二道金光穿透雨幕,精准击中青铜柱的卦象弱点。中科院团队立刻启动灌注程序,《山海经》数据流通过激光蚀刻机,在青铜太阳轮表面篆刻出纳米级的《连山》卦象。"八千年前,先祖用青铜器镇天地气运。"巫姜的指尖拂过导弹外壳上斑驳的饕餮纹,"如今我们要用量子隧穿效应,给破碎的天道打上补丁。"在倒计时归零的一刹那,她毫不犹豫地按下了那个镶嵌着传国玉玺碎片的发射键。伴随着一道耀眼的光芒,导弹如离弦之箭一般呼啸而出,它的尾焰如同一只凶猛的巨兽,轻易地撕开了厚重的雨幕。导弹以惊人的速度穿越平流层,在空中留下了一道美丽而神秘的洛书轨迹。这轨迹仿佛是宇宙间的某种密码,让人不禁想起古老的传说和未知的奥秘。当导弹抵达电离层时,青铜太阳轮轰然解体,化作无数微小的青铜片,如天女散花般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这些青铜片虽然微小,却每一片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信息。每一片青铜片上都蚀刻着《连山》卦象的量子编码,这是上古智慧与尖端科技的完美融合。这些编码如同宇宙的语言,将上古的智慧传递给现代的世界。这些青铜片在太平洋上空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电磁罗网,覆盖了整个归墟。这张罗网如同一个巨大的保护罩,将归墟严密地守护起来。当朝阳刺破电磁风暴的那一刻,巫姜正站在舰桥上,全神贯注地查看全球数据流。她的目光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