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粥只可救一时之急,历来赈灾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要给灾民一个能活命的去处。
洪水冲毁了灾民们原本的房屋土地,回是回不去了,而若是就近安置——鱼米之乡寸土寸金,哪里有闲田给这些灾民分配耕种?
就是地主也要不了那么多佃农。
更何况洪水使得许多小地主也是损失惨重。
于是,想要灾民有田地可耕种,几乎就只剩下一个选择。
——让他们去那些地广人稀的边远之地。
相比起岭南琼州等路途遥远瘴气骇人的地方,北地只是苦寒了些,且最南的部分州县也并不算太苦寒,路途也不如极南之地那么远,对于灾民来说已经是个相对最好的选择了。
当年蛮人还未肆虐的那么厉害时,那里的人口也并不像如今这般凋零,可见那里也并非全然不宜居之地。
但最关键的就是,北地有蛮人肆虐。
前些年很多人就是为了躲避蛮人祸害才南下逃荒,结果如今又让南方的人北上逃荒?
二三皇子看到这一条,心动,但觉得没那么容易。
二皇子向左奇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左奇明大手一挥。
“嗐,蛮人什么的,那都是老黄历了!”
说着,朝两位皇子挤挤眼,“去年四皇子殿下不是刚刚跟蛮人干了一仗吗?不是把蛮人打回老家了吗?既然如此,蛮人不该怕了吗?而且四皇子因此获得了那么大的赞誉,护住北地平安,再顺便接受些灾民不是顺理成章么?若是连这些灾民都安置接收不好,说明四皇子殿下去年那场仗也没啥用处嘛!”
这话一出,二三皇子的眼睛全都“蹭蹭”亮了!
对啊!
老四之所以半路杀出来,最大的“功绩”不就是打跑了蛮人吗?
他们都听到老四故意让人去酒楼茶馆吹嘘,都把他吹成蛮人的克星、北地的守护神了,既然如此,把这些灾民丢到北地岂不正好?
那么多灾民,田地还好,但吃食呢?
如今已是盛夏,以北地那种作物一年只能收一茬的气候,如今就算千辛万苦赶到了北地,开了荒,也顶多只能补种些蔬菜瓜果之类,之后很快便将迎来寒冬,而无钱无粮的灾民在寒冬里,又会冻饿而死多少人呢?
甚至没饭吃的灾民,不会像如今门外这些刁民一样,闹起来冲撞官衙么?
若是再来次蛮人南下劫掠,把这些人都掠了,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老四还能腆着脸吹什么北地守护神吗?
他们甚至可以直接把北地的惨状乱象都往老四头上扣。
到时候,老四的名声必然受损。
只是——
“可那些灾民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去那么苦寒危险的地方?”三皇子问。
“唉……”左奇明叹气,“所以,这就需要国库出些血了。”
左奇明将安置手册翻了一页,指着那页对两位皇子道:“二位殿下请看。”
两人定睛瞧去,才现这小册子上竟然已经详细列举了具体的灾民迁徙方法。
先,是官府帮扶和引导。
由官府出面,将北地几个州县作为定点接收灾民的目的地,公告,官方引导灾民们去那里。
而为了让灾民们相信自己能够平安到达那里,各地官衙要一路开绿灯,且要给予一定补贴。
最重要的是,作为灾民的源头地,比如此时聚集了大量灾民的杭州城,要出具政策。
比如若是灾民去北地,就给予一定的钱粮补贴。
而为了防止灾民领了钱粮又不去,甚至可以用在其户籍文件上做标记等等手段,如此一来除非他们想做黑户,不然就得乖乖去北地。
除了官方出面外,还可以收买部分灾民,或者直接派人混进流民群里煽动舆论,宣扬去北地的好处,官老爷的话有些人不信,但自己人的话总会信了吧?
再说,他们宣扬的话可不是瞎话。
北地地广人稀,灾民去了就有数不尽的田地种,而且又没有蛇虫鼠蚁瘴气等极南之地的害处——至于北地有虎豹熊狼等猛兽,嗐,你别往山林子里钻不就得了?
至于蛮人什么的,不是有英明神武的四皇子殿下在吗?
甚至还有那个什么新册封的郡主女武神,也可以多宣扬宣扬嘛!
……
小册子上洋洋洒洒一大页,将整个策划流程捋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看就可行性极高。
二皇子三皇子看得很满意。
就是——
“还要给那些刁民钱粮?那得多破费?”
二皇子对此很不满。
要知道那可不是几个灾民,而是好些万个灾民,就算一人只一点钱粮也是很大一笔钱,更不用说除了直接到灾民手里的,按照册子上所说,各级官府也要给予方便,甚至还要给予接收灾民的北地州县一定补贴,如此一来,他刚刚到手的几百万两还能剩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