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若旁边无主,可否容小僧歇坐。”
一位身着海蓝色僧袍的年轻僧人来到李胖墩身边,悄无声息地。
尼玛,冷不丁地现身,活人也要被吓得尖叫。
长得挺眉目清秀的,咋这般作弄人呢!
得亏李胖墩“见多识广”,面色如常,微笑应对。
“大师请。”
“多谢施主。”
年轻僧人来到李胖墩左侧安坐。
李胖墩微笑颔。
嗯?
是他!
李胖墩修行毕竟走的“服食”路子,对气味敏感,是那僧人身上散阵阵异香,如兰似麝,沁人心脾,醒脑提神,脑域清新。
好闻是好闻,但李胖墩不动声色地选择屏息。
江湖经验有一条:别耸个鼻子瞎闻,小心着了别人的道儿。
“施主可是第一次来无忧洞?”
大厅很大,影影绰倬,那明眸皓齿的年轻僧人终是耐不住寂寞,朝李胖墩聊天盘暄。
江湖经验又一条:出门在外,少说话,小心泄露自己的根底。
见小胖子憨笑应对,年轻僧人并无恼色,反而温笑一声:“小僧南海金山寺明秀,见过李施主。”
“你认识我?在下似乎与大师素昧平生。”
李胖墩闻声惊然。
仇家寻上门来?
不对。
本公子处处与人为善,不曾与他人结怨成仇。
“南海墟市曾与李施主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候小僧是跟着师门长辈同去的,在此多谢李施主让宝,南无阿弥陀佛。”
李胖墩眉头一挑,金山寺?南海墟市?
“噢。想起来了,是那件”
“李施主慎言。”
见李胖墩要说破师门好不容易得的异宝,年轻僧人急忙拦住。
此地可非善地,慎言慎言。
海蓝色僧袍的年轻僧人坐定寥寥几句话便同李胖墩聊得熟络。
要不说呢,这年轻和尚天生具备一种亲和力,只需几句话便能与人相谈甚欢,不愧是南海金山寺放到江湖上的行走担当。
“李施主也是为这次赏宝会而来?”
明秀小和尚继续唠嗑儿。
“呵呵,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