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38章
◎于是在今天産生新的邂逅认识了新朋友◎
改掉口音,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从生理到心理上都很难适应的事。
随着整个世界的开放,地区之间的交流也在不断增多。
在重视文化特色的现代,方言作为文化特色之一,接受度也在不断增加。
一般来说,地方实力越被认可,所使用的方言流传度就越广,甚至会作为特色出现在各大文化作品之中。
除了一些和标准语差异较大丶流传性小的方言,无法和标准语顺利沟通,从而不得不学习标准语的情况,大多数只要能与标准语沟通的方言,在非重要正式场合,都能用于和各个地方的交流之中。
毕竟很大程度上,语言是能够反应文化自信和地区自信的。
尤其是到了现代,除了比较偏远或比较遵守文化传统的地区,他们大多数地区的方言已经相当接近标准语,语法构架也很一致,只是每个地区的说话方式和习惯会各有特色。
清水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宫城人,口音却有些杂。
首先就是爸爸这边,也是从小到大居住的宫城这边的仙台方言。
清水祈从小就很喜欢黏着长辈,又经常和老一辈相处,宫城话自然讲的极为顺口。
她的妈妈倒没有什麽方言,就是讲的标准语。
以至于清水祈既习惯听标准语,又习惯讲宫城话,并且从未发现有哪里奇怪。
直到她在YouTuBe的账号有段时间被推荐了比较好的界面,涌入了很大一批各个地区的关注。在扩大范围内火的同时,也引来了大范围质疑。
外貌丶成绩丶能力丶性格丶家境……所有视频里展现的内容,都被一一质疑过。
尽管清水祈在当时及时做出了回应,後来也一点点学会了无视他人的恶意,坦然面对且承认自我。
但最开始的时候,她的确陷入了一段时间的低谷期。
一条一条评论和私信的阅读,对应的是一条一条对自己的反思和怀疑。
她是不是不够可爱丶或者说真的很丑,全靠化妆才能见人?
她是不是一直都在假努力丶自我感动,所以才努力了这麽多年仍然没有获得第一名?
她是不是太过天真和自以为是,在与人交往中会给人造成麻烦和压力,但只是没被他人告知?
……
清水祈其实花了很久,才让自己从这些恶意当中脱身。
但即使摆脱了那些,仍然有一些没有那麽恶意丶却更让人耿耿于怀的内容。
比如一条评论:[非恶意,但是油管主到底是哪里人啊,看网友猜测是仙台那边的,但是为什麽讲话总有点大阪腔,是在有意模仿吗?听着怪怪的。]
清水祈一开始不以为然,认真解释了自己是宫城人。
但之後,却收到了很多关于她说话方式的详细分析回复,并且这条评论也被大量点赞。
清水祈才意识到自己的口音的确有点“问题”。
她特意问了妈妈才知道,她的外婆原本是大阪人。
只是,出国学习了一段时间,回国後,外婆选择了留在经济实力飞涨的东京都市圈发展。
在外待久了,外婆原本的关西腔也被改了个七七八八,不细听已经分辨不出来。
但仍然有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无法改变。
清水祈又和外婆的关系很亲近,还经常向外婆学习,口音潜移默化也被影响。
虽然不多,但的确存在。
网络和流量把这一点影响放大了无数倍。
评论的存在更是将其上升至一个“不可饶恕”的“罪名”。
……
于是清水祈开始“纠正”她的口音。
相较其他能力,她的语言天赋还算不错。再加上评论具体分析出了差异,所以“纠正”本身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困难的是每一次无意中在和朋友日常交流时恢复口音,明明朋友都没什麽反应,但她却仿佛犯了错似的,不得不迅速改口丶小心翼翼闭上嘴的那种感觉。
那是她给自己的枷锁,是对自己的否认和打压,是她对自我的厌恶。
既不够优秀,也不够温柔;
既不能为他人而活,也不能为自我而活。
——她压根不是个好孩子。
这样的煎熬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她完全“纠正”了自己的口音,却被翔阳摸不着头脑地指出“祈你讲话变得怪怪的”的时候。
日向翔阳知道她在网络上有发布视频,也知道她的账号。
但和知道她被质疑丶会小心安抚或者避开的其他家人和朋友们不同,日向翔阳并不怎麽看她的视频。
或者说,翔阳从来不看她的视频。
理由也很简单,登录界面是英语,他不太懂要怎麽登怎麽搜索,也不懂怎麽用翻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