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得江知序差点从案后跳起来。
“你起来说话!”
对着他这张脸,他是嫌自己命长才让他跪自己!
明烨点点头,将明文受伤经过禀明,“还望大人为舍弟做主!”
江知序看向一旁温润俊秀青年,眸中尽是赞赏欣赏。
心内更是与有荣焉。
他的孩子同他一样优秀。
小小年纪便考中童生。
倒是继承了他爹的才华出众。
安平镇……
这孩子竟是在尹大儒的书院读书?
天意。
可如此出类拔萃的孩子竟被那黄修明下此毒手。
江知序怒不可遏。
看向明烨几兄弟点头道:“叔……本府定会秉公处理!”
秉公处理?
那是不可能的。
他这人还真有些意气用事。
不看他得罪的是谁。
砍他一百回脑袋都不为过。
幸好,幸好孩子无事。
明烨三兄弟立马上前跪谢。
这下江知序是真的跳开了。
江知序立马转了个身,对身旁的下属吩咐下去,“开仓放粮!另外,派人到下属的几个镇子给本府将那些镇守带回县衙。
并查封‘秋良’和‘丰益’粮铺,将各家粮铺的粮食登记造册,并在各镇设粥棚,赈济各镇灾民!”
此外,知府还当众宣布,愿意留下为潆洲的建设添砖加瓦者,皆可为他们安排户籍与田地,从此在潆州安居乐业。
而临近几州,近来雨水充沛,旱灾渐解,若想归乡,也可自行离去。
难民们心中满是感激,大多人还是选择留下。
如潆州知府大人这般的好官,实在难得。
能成为潆州子民,实乃他们的福分。
一路逃荒到此,他们见过太多不作为的贪官污吏,遭受了无数的苦难。
况且逃荒一路,历经磨难,家人离散,大家也实在不想再经历二次那样的苦。
然而,也有一些难民心意已决,还是选择回归故乡。
故乡虽满目疮痍,却有祖宗坟茔,落叶要归根。
唯有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才觉安稳。
几队官兵快离开,奔赴各自的任务地点。
消息霎时在城内传开,随着城门被打开,亦传至城门外聚集的百姓耳中。
大家欢呼雀跃,激动不已,在城门口冲着县衙的方向跪地叩,拜谢知府大人恩德。
几位老里正更是激动地老泪纵横。
他们见证了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狗官除了,一直以来悬在大家头顶的那把刀终于被知府大人移开。
难民的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
他们便不用担心再有流民因吃不饱肚子,而到处作乱。
各自村子的安危也得到了保障。
杨里正观了眼天色,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他看向明烨三兄弟,“烨哥儿,那,咱们回村?”
明烨点头,抬头拱手对知府大人道:“谢大人为百姓主持公道,草民等也该告退了!”
看向知府大人的眸中尽是敬重感激。
县衙内一片混乱,嘈杂声不绝于耳。
江知序望着这乱糟糟的场景,心中满是无奈,只好轻轻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