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第292章
下雪了。
如今天水郡可以说得上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它不是最富有的郡县,却是让百姓觉得最有盼头的地方。
因为这里虽然地处隔壁沙漠边缘,土地贫瘠,风沙不时的袭来,可是这里的百姓却是见缝插针地在每一处有泥沙的地方都种上荆棘树,还有一些耐旱的树木,所以,在春夏之际,从村里到城里,处处点缀着绿意,好似风都变得凉快了许多。
等到秋冬来临之际,百姓们就将自己在春天种下的荆棘树砍下晒干,到冬雨降临之前,把晒干的荆棘树都收到柴房里码得整整齐齐的,整个冬天与来年初春,都不愁家人被冷着丶饿着。
三年前府衙官田终于种出足够多的土蛋子粮种,凡是有田地的人都领到了十斤的种粮,四月种下去,九月的时候收获。一年年地积累粮种,一年年的扩种,以至于到了第三年,几乎每家每户都能从两三亩地里收获到一千多斤的土蛋子。田地多的,种土蛋子的也多,五六亩地,伺候得好,也能得三千斤的粮食,再加上收获的小米与黍,扣除了一点粮税,可算是丰收年。省省的话,一家子都不用挨饿了啊。
大家夥想到冬日里有暖和的被褥袄子,再有足够的粮食与柴火,个个都乐开花,也越发的感念郡守大人与郡守夫人的好。
原来是三年前,安云桐烧了府城最大的几个青楼後,将那些可怜的又乐意做绣娘的从良女子们都安排到东南西北四城的官府院子,专门做皮袄丶皮褥子,又将羊毛织成毛布,专门做这些厚实暖和的衣物被子。
等军营里的将士们都拿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皮袄後,安云桐两人就让天水郡的穷苦百姓们也以极低的银钱购置了好些袄子与皮褥子。之後就成立了天水织造府,从番邦那边购置了大量的牛羊与皮毛,做了更多的袄子皮褥子,切实帮到了许多穷苦百姓。
这其中的艰难,安云桐与第五长清可经历不少,他们不说,旁人也能知晓,所以也更加感激他们夫妻俩为天水,为老百姓所做的一切。
穆红娘与她丈夫是最为激动的,夫妻俩是抱着孩子又哭又笑的。如今穆红娘的丈夫万老七也是九品农官,即便是微末小官,也是官身呐。而穆红娘更是在义学堂领着一份差事,两人都有差事做,原本风雨飘摇的家立即坚固了起来。
杜十一家还有其他家也是如此。而他们今日所得,全都是因为安云桐与第五长清的帮扶。
原本他们村里都是沉默老实,总被人欺负的,如今倒是成了村里人都羡慕丶巴结的对象。
特别是穆红娘夫妻俩。只是她夫妻俩有一个不如意的,那就是除了每月里给万老婆子五百钱养老钱,其他的,他们一概不管。哪怕万老婆子跑到安云桐跟前哭诉,也得不到半点好。
因为万老婆子每月拿五百钱,那是实实在在的事,且她有病痛的时候,也是万老七接她来城里看病吃药,好了就回了万老大家。这相当于是身体康健的时候帮着万老大家,行动不便了,就让万老七来照顾。家里的粮食不送一粒,种成的荆棘树也不送一棵来……
村子里的人谁人看了不说万老婆子与万老大一家子做人做事不讲究?
万老七夫妻俩也是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毕竟若是他们俩不这麽做,最後他们的官职可能要被人弄掉,最为可怕的是会连累到第五长清。
毕竟如今皇帝提倡以孝治天下,若是他夫妇俩不孝,那岂不是天下人都说第五长清识人不清,皇帝任人不贤?这可会害了两个他们人生的贵人的。
穆红娘也恨万老婆子,只是看着丈夫伤心,就只好默默陪着他,心里也是安慰自己,万老婆子如今年纪也大了,即便撒泼也撒不了几年,熬过去就好。
“她爱帮衬谁,就帮衬谁吧。反正我们家如今却是步步往上的,旁的事,我们辛苦些也不怕。”
“嗯。红娘说的是。”万老七吸了一口气,“我们做好本分就是。”
“对了,再过几个月就是林姑娘与世子爷大婚了,到时候世子爷与林姑娘铁定回京城的,我们肯定不能去京城。不如先想好送什麽添妆礼送过去,以免错过了。”穆红娘总是在义学堂里做事,与黛玉也熟悉了,自然想着黛玉的事。
万老七自然不会反对,还绞尽脑汁与穆红娘一起想,最後两人一拍大腿,赶去与另外十家商量能不能凑在一起送一份礼?毕竟凭借自己一家的能耐,送的东西着实寒酸,到时候别落了林姑娘与世子爷的面子啊……
而此时,安云桐也正在忙着搜罗精巧玩意给黛玉添妆的。
“阿姐,你可歇着吧。看着你挺着个大肚子忙活,我就担惊受怕的,感觉比我亲自去收拾还累。”黛玉在一边小心翼翼地扶着安云桐,嘴里也是不停地劝着安云桐。
“我身子骨好着呢,哪里那麽脆弱?”又不是才三个月,都五个月了,哪里像黛玉说的那麽可怕?
黛玉不听,还扭头朝着小蕾喊,“小蕾快来,同我一道扶阿姐回房里去。”
“是,姑娘。”小蕾笑呵呵地过来,扶着安云桐另一只手,“我说的夫人不听,还得是姑娘来说才行。”
黛玉有些飘飘然,“好在阿姐还听劝,不然还不知要吓到多少人。”
安云桐只是笑而不语。
成婚四年多了,终于有孩子了呢。她忐忑不安又期待的,做些事也是为了让自己不去胡思乱想。
“玉儿,如今我这般,恐怕不能回去送你出嫁了。”安云桐总觉得对不住黛玉。但她也不能说孩子来得不及时。真是两头为难。
黛玉自然不会不高兴,“阿姐,我们姐妹之间还说这个吗?玉儿知道你怎麽想的就好。虽然有些遗憾,但是我更不想阿姐因为送我出嫁而有什麽不顺心的事。”她眨眨眼,俏皮地说道:“你呀就好好在这里养胎,我争取在孩子出生前回来守着阿姐你。”
“不必赶着回来。”安云桐摸着她的头发,“万事一急就有差错。一切顺着来,走到哪里遇到什麽,都平和对待。”她就怕黛玉急着赶回来,惹得宁王府那边不高兴,以後与王妃相处都不大好的,“答应我!”
瞧着安云桐忽然严肃起来的脸,黛玉便撅着嘴应下,“好嘛,听阿姐的。”
“这才乖。你可得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才是。”安云桐这才又笑了起来。
进入内室後,安云桐让小蕾将她先前准备好的添妆给拿来了,“这是一对的玉镯,一对儿的金镯子,一对金镶玉凤钗,一对儿红宝石镶嵌的玉簪,还有这对步摇丶金簪,两幅红玉头面。另外这两对银镯子,样式精巧,又颇有重量,我觉着挺好。东西不多,玉儿别嫌弃,就都收着吧。”
这些都是安云桐这些年积攒的好东西呢。还有一些是原先林府与皇後给她的嫁妆之类,她拿了两幅双圈大金项圈去熔了,打了四对儿的金镯子,一对留给自己,另外两对留给双胞胎,还有一对就是黛玉的了。
黛玉也是知道的,也不觉得安云桐给她自己留下一副有什麽不对。而从此也能看出安云桐是真把黛玉当成亲妹妹呢。毕竟姐弟四人,一视同仁不是?所以黛玉知道这样送金镯子,只有高兴的份儿,哪里会嫌弃金镯子分量不够呢?
“阿姐,呜呜,我丶我哪里会嫌弃?”她哽咽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谢谢阿姐。我现在就戴上这金镯子!”就在戴上的那一刻,她只感觉到整个人好像都安定了许多,不再总是觉得这个世界不真实了。
“好。都随你。喜欢戴就戴。”安云桐给她擦干眼泪,“这些名录,都记好了,可得收好了。”
“嗯。”黛玉点头,眼泪随之掉落在裙摆上,如同花儿一样散开。
此时,外面一阵的吵闹,原来是双胞胎回来了。
只见这两个已经长大的双胞胎,竟是带着人擡着一箱子东西回来的。
“阿姐,玉儿姐姐,你们猜,我们带回来了什麽?”